第五百六十七节 风暴(3)-《我要做皇帝》
第(2/3)页
最起码的一点——中国的皇帝可以被废黩,可以被杀,可以被幽禁,但绝对不可能出现像英国那样,贵族们逼着皇帝签下所谓‘大宪章’的事情。
而且,西方的模式,弊端重重。
在中国,一个底层的穷酸,可以通过科举。走到权力的巅峰,西方能吗?
要不是大航海的发现,和后续的殖民地。让西方人用其他民族的血泪,完成了他们的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。
恐怕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,欧陆之上,贵族也依然是贵族,泥腿子永远是泥腿子。
这种一成不变,浑身腥臭的贵族政治和领主制度。要是出现在中国,早他妈被陈胜吴广打的妈妈都不认识了。
在刘彻看来。中国是根本不适合西方那一套制度的。
唯才是举,不拘一格降人才,才是中国的价值观。
当然了,西方的东西,也是有些好的,可以借鉴的。
取长补短,兼容并蓄,向来就是中国的优点和传统。
刘彻这些天,就一直在琢磨这个事情。
毫无疑问的,官僚集团和权贵阶级和普通民众,都必须得分享国家发展、扩张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。
就像秦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一样,清楚明白的告诉天下人,这样做,你就可以出任官员,迎娶白富美,走上人生巅峰。
反之,你就只能泯然众人,被别人骑在脑袋上。
但这个事情的难度,却是远超刘彻预计的。
哪怕他把兰台的尚书们也叫到一起,集思广益,讨论了好几天,也依然没有头绪。
毕竟,刘彻不是开国之君,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画画。
更不是天朝太宗,可以在别人已经写好规则和定好秩序的游戏框架里,用地图编辑器,再开个新游戏。
这种要在已有制度上,开刀,并且重新改写规则,还能让人接受的事情,无疑,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搞定的。
倒是外面的人看到刘彻天天召集心腹亲信议事,还以为天子也没有底气,纷纷开始在心里琢磨和准备,怎么给天子擦屁股这种事情。
但其实,刘彻根本就不担心那场风暴不会来。
担心也没有用!
但别人不知道啊!
于是,东宫在这样的局面,有些坐不住了,把刘彻叫了过去询问对策和预案。
刘彻没有办法,只好给东宫两位太后打气和鼓劲。
东宫其实也没有太好的办法,事已至此,除了一条道走到黑外,别无选择。
大不了,风暴没来,就准备开干呗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