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搭建好体系后,如何让习惯旧模式的人员发光发热,又成了困扰菲斯特的新问题。 最终他多次与相关人士进行会谈,了解对方诉求。 为各学派人员,提供两个选择。 其一,就是加入学院,在各个院系任职。 其二,则为成立研究所,独立进行运营。 选择两种道路的人员分布均衡。 几乎是五五开的状态。 由于学院方兴未艾,机会更多。 选前者的多为中低层的年轻人。 后者则有专项扶持,还具备一定自主性。 拥趸多为老派高层,以及其的徒子徒孙。 总体来说,两方全都比较满意。 毕竟平台变得更大了。 机会和资源也更多了。 虽然脱离了舒适区,权力也不及从前,引发少部分人的不满,但多数人都乐于并能够融入体系。 已经摩拳擦掌,准备大干一场。 因此反对的声浪很快就没扑灭。 菲斯特的实验成功了。 另外就在近期,菲斯特还接待了阿历克斯,与巴罗夫家族达成了一系列框架协议。 尽管由于菲斯特和吉恩的介入,泰瑞纳斯没能侵吞该家族的领地,不过巴罗夫的危机只是暂时解除而已。随着洛丹伦在奥特兰克的驻军逐渐增多,成为这个国家的实控人,巴罗夫家族的处境变得举步维艰。 阿历克斯的嗅觉敏锐。 意识到危机已经临头。 再不走举家都有可能被吊路灯。 于是便起了提桶跑路,南下暴风王国另起炉灶的心思。 ——巴罗夫家族在北方诸国,声誉很差。 不过因为距离较远,没招惹过暴风王国。 再加上后者与巴罗夫的故国奥特兰克人种、信仰相似。 而且现今百废待兴、商机遍地。 自然便成了其的首选。 由于打听到菲斯特与暴风王国高层关系甚笃。 阿历克斯提出希望他帮其向瓦里安美言几句,为双方牵线搭桥。 作为回报,他愿意对卡拉赞的建设进行投资。 第(3/3)页